郑州的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坚持20年的"养生习惯" 竟差点要了命! 每天必喝滚烫茶水的他 某天突然摸到舌根有 肿 块 本以为过几天就会自行消退 可二十多天过去了, 肿物不但没消失 还在慢慢长大 他赶忙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但检查结果让全家崩溃 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蔡晓清说:"患者长期用热水刺激,导致舌黏膜反复烫伤!就像天天用开水浇花..." 情况紧急,蔡晓清建议患者立即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口腔也会得癌症? 口腔癌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舌、口底、颊部、牙龈、腭部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 “张先生因为发现得及时,病变比较小,手术也非常顺利,舌头的形态和功能都没有出现太明显的改变。” 但其他很多口腔癌患者,由于就诊不及时,病情恶化,不得不面临半舌切除甚至全舌切除的残酷手术。 术后还需要从大腿或者前臂取皮瓣进行修复,吃饭、说话都成了难题。 这些坏习惯得赶紧 “拉黑” 1. 高温饮食:黏膜的隐形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65℃以上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长期食用滚烫食物(如火锅、热茶),犹如用开水反复灼伤口腔黏膜,诱发异常增生。 2. 槟榔:口腔的"化学腐蚀剂" 槟榔纤维粗糙且含强致癌物槟榔碱,单次咀嚼即可导致黏膜破损。数据显示,长期嚼槟榔者患癌风险暴增28倍,与烟草协同作用时危害更甚。 3. 烟酒协同:双重致癌组合 烟草中70余种致癌物直接损伤DNA,酒精则作为溶剂加剧毒性渗透。二者叠加可使口腔癌风险提高15倍以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 4. 口腔慢性创伤:癌变的温床 尖锐蛀牙、不合格假牙长期摩擦黏膜,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临床统计显示,约10%的口腔癌源于慢性机械刺激。 5. HPV感染:接吻传播的隐患 高危型HPV16/18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导致口咽部鳞状细胞癌。建议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并注意口腔卫生防护。 蔡晓清 特别提醒 口腔癌早发现治愈率>90%! 发现以下异常速挂口腔颌面外科: 溃疡警报:同一部位溃疡超过2周未愈合 硬结触诊:口腔内摸到无痛性硬块或肿物 黏膜异变:白斑(黏膜粗糙如皱纹纸)、红斑(天鹅绒样改变)无法擦除 功能异常:舌体活动受限、吞咽困难或言语不清 1. 温度管控:进食前"吹-抿-试" 将食物放置至40℃以下(手感微温),尤其注意粥类、汤品等易蓄热食物。 2. 每月自检:对镜完成四步筛查 看唇色:轻翻嘴唇检查颜色是否均匀 查颊膜:手指撑开脸颊观察有无白/红斑 触舌底:用纱布裹舌查看舌腹及口底 摸颌下:按压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 3. 及时干预口腔问题 3个月内修复残冠、残根 定期调整不适假牙 每年至少一次专业口腔检查 口腔癌的发生是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除了规避上述风险,更需保持均衡饮食(富含维生素A/C)、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抵御疾病的最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