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放点盐!淡了没味儿!”
厨房传来老妈的声音
你扒拉着碗里的菜
明明已经咸得口渴
她却总说咸点才下饭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负责人王肖虎提醒
这每天多放的一勺盐
正在悄悄 “蛀” 掉家人的骨头
吃太咸
比不补钙更伤骨
盐放多了,钙会 “偷偷跑掉”
骨头就像一座 “钙仓库”
而盐里的钠
是偷钙的 “惯犯”
咱们吃进去的钠
98% 要靠肾脏排出去
但肾脏工作时,钠和钙会 “抢位置”:
钠多了,钙就没机会被重新吸收回身体,只能跟着尿液一起溜走。有数据说,每排 1000 毫克钠,就要带走 26 毫克钙 —— 相当于喝掉半杯牛奶补的钙,可能被一勺盐 “抵消” 了。
对中老年人来说更糟,本来钙吸收就差,吃太咸等于 “雪上加霜”,骨头变脆、容易骨折的风险蹭蹭涨。
你家的盐
可能超标了 2 倍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最多吃 5 克盐(差不多一啤酒瓶盖),高血压、肾病患者得更少,不超过 3 克。
但咱们实际吃了多少?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吃 12 克盐 —— 相当于 3 个啤酒瓶盖,是推荐量的 2 倍多!
尤其长辈更易 “吃超”
年纪大了嗅觉减退,总觉得 “没味儿”,炒菜时不自觉就多撒盐;再加上咸菜、酱肉这些下饭菜,一天的盐早就超标了。
除了伤骨头
高盐还会 “惹” 来一串病
别以为吃咸只是 “口渴” 那么简单:
血压偷偷涨:盐多了会让身体储水,血管压力变大,高血压、中风风险跟着升;
胃黏膜变 “烂”:胃黏膜泡在浓盐水里,容易水肿、溃疡,长期下去可能诱发炎症;
免疫力变弱:德国研究发现,高盐会削弱身体抗菌能力,感冒、发炎更频繁;
肝肾累垮:钠全靠肝肾代谢,吃太多盐,等于给它们 “加夜班”。
减盐不难
用好 “加减乘除” 法
其实不用顿顿 “寡淡如水”,试试这四招,少放盐也能吃得香:
多吃 “排钠小能手”
钾能帮身体把多余的钠赶出去
平时多吃:
高钾果蔬:香蕉、橙子、菠菜、香菇(一把菠菜的钾,能抵半瓶运动饮料);
薯类杂粮:红薯、山药、小米,既能补钾,又比白米饭有营养。
晚放盐,少放 “隐形盐”
炒菜最后一步再放盐:同样的咸度,比一开始就放能少用 1/3 的盐;
备个限盐勺:2 克的小勺子,一家三口一顿饭最多用 2 勺半;
少吃 “藏盐大户”:酱油、腐乳、咸菜、香肠里全是盐,比如一勺酱油≈1 克盐,放了酱油就少加盐。
用味道 “放大” 咸度
加酸:炒菜放勺醋,酸味能 “放大” 咸味,盐少了也够味;柠檬汁、番茄酱也行;
加香:用葱姜蒜、辣椒、花椒炝锅,香味浓了,淡菜也好吃。
揪出 “不咸的盐”
有些零食尝着不咸,其实含盐量高:
话梅、蜜饯:表面甜,里层全是盐;
饼干、挂面:面团里加了盐,吃着香,其实在 “偷偷补盐”。
买东西前看营养标签
钠含量越低越好
长辈总说 “年轻时吃惯了咸,改不了”,但其实换个做法,清淡也能有滋有味。
从今天起,炒菜少放半勺盐,多加点醋和蒜 —— 家人的骨头结实了,血压稳了,比啥都重要。
供稿:脊柱外科 副主任医师 王肖虎
郑州市中心医院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互联网医院
官方抖音
官方视频号
官方小红书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
官方微信
官方快手号
精彩推荐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