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仁心为舵:
以微创之术解患者之痛
“胸腔手术不能只追求‘治好病’,更要让患者少受苦、早康复。” 这是王金龙从医多年的核心信念。
面对胸部疾病患者的痛点,他始终将 “减少创伤、加速康复” 作为技术突破的方向。
2015 年
刚担任胸外科主任的他,便针对胸部创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 “因剧痛长期卧床” 的难题,在郑州市率先开展 “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项技术直击患者痛点,大幅减轻疼痛,让患者摆脱长期卧床的困扰,真正实现 “快速康复”。
2016 年
他又带领团队率先在河南省开展 “精准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 切口小于 3 厘米,堪称胸外科手术的 “极限操作”。
单孔胸腔镜切口愈合瘢痕
相较于传统大刀口手术的 “惨痛代价”,这项技术不仅在 “早期活动、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短” 等治疗层面优势显著,更上升到 “心理与社会适应” 的新维度:患者无需面对狰狞疤痕,术后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正如患者赠言: “妙手回春、医德高尚”, “医术高明见奇效、医德高尚口碑好”,这些来自患者的认可,正是他以 “仁心” 做技术的最好证明。
02#
匠心领航:
以技术突破树行业标杆
教学理念得到更新
“精准单孔胸腔镜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为了给患者更优的选择。” 王金龙带领团队深耕微创领域,用数千例成功手术和多项 “首例” 成果,定义胸外科微创诊疗的高度。
2017-2022 年,他带领胸外科开展肺结节、肺癌、食管肿瘤等各类精准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水平在河南省位居前列。
多项技术更是填补空白:单孔胸腔镜肺动脉成型术、单孔食管癌根治术、单孔胸膜剥脱术、单孔膈肌折叠术、单孔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离断术…… 这些 “河南省首例” 手术,不仅拓展了微创技术的应用边界,更让高难度手术变得 “常规化”。
如今,仅2.5cm切口 的精准单孔胸腔镜下全肺、肺叶、肺段切除等肺癌根治术,已成为科室标志性技术,“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 的特色深入人心,惠及肺结节、肺癌、肺大疱、肺减容、纵膈肿瘤、手汗症、漏斗胸、胸部创伤等众多患者。
在技术创新之外,他还推动理念升级。2017 年 8 月,团队在河南省率先将 “加速康复外科(ERAS)” 理念应用于胸外科围术期管理:从入院宣教、气道管理,到 “无血化” 手术、围术期疼痛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围绕 “患者早日康复” 设计。
经过不断完善,这项成果在省内外学术交流中获广泛好评,2020 年,科室更从全国数百家医院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国家级 “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标志着其在康复领域的成绩获全国认可。
03#
薪火相传:
以团队之力拓健康版图
“一个人的技术再精,不如一群人的技术强。” 作为科室主任,王金龙不仅是技术带头人,更是团队的 “领航者”,以 “崇尚技术、走‘专’‘精’之路” 的理念,带领胸外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胸外科连续 3 年荣获院 “临床科室突出效率奖”,又连续 3 年斩获 “单孔胸腔镜品牌技术奖” 与 “医疗质量奖”;2020 年,他的团队更荣获 “标志性技术工匠奖”,这些荣誉背后,是科室诊疗能力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他还注重将技术与经验 “传出去”:作为河南省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等,他在行业内推动技术交流;多次受邀做客河南广播电视台、郑州广播电视台,开展名医对话与肺结节科普讲座,让健康知识惠及更多人;2024 年,他更被国家卫生健康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聘为 “基层医疗机构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 项目专家,为基层培养微创技术人才,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从 “微创小切口” 到 “精准单孔胸腔镜”,从 “ERAS 理念落地” 到 “团队技术传承”,王金龙用十余年的坚守证明:医者的匠心,藏在 3 厘米切口的精准里,显在数千例手术的零差错中,更写在患者康复的笑容间。
他以 “镜” 为刃破病痛,以仁心为灯护安康,成为胸外科领域 “技术与医德并重” 的典范。
郑州市中心医院
新媒体矩阵
官方微信
互联网医院
官方抖音
官方视频号
官方小红书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
官方微信
官方快手号
精彩推荐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