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高延秋:如何打破内科危重症的救治边界
发布时间:2025-07-16     点击数 16 次     
字号:
A
A 标准



[她的心里永远装着患者 ]

一年365天病房里

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就是——高延秋



高延秋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郑州市中心医院RICU主任 

疑难重症感染诊疗中心主任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专科带头人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生命支持技术分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呼吸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

河南省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分会常委

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零起步:

打造重症救治的坚实堡垒


作为RICU的领军人,高延秋带领团队建立了以疑难重症感染和呼吸危重症为特色的内科急危重症临床救治中心。


通过整合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重症救治体系:

  • 生命监测技术:重症超声、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舌下微循环评估、胸阻抗(EIT)技术

  • 器官支持技术:机械通气、ECMO、IABP、重症血液净化、体外CO₂清除

  • 精准诊断技术:床旁快速病原学检测(mROSE)、多模态影像评估


"在这里,每项技术都是与死神赛跑的筹码。"高延秋说。


这套体系让团队在重症肺炎、脓毒症、ARDS、MODS等"死亡病"的救治中屡创奇迹。



“打铁还需自身硬”

是她对自身和团队的要求


重症医学的医生,需要的是思维,是技术,是速度,也是守护.....


ECMO首战:托起"白肺"患者的生机


2018年,一例重症甲流肺炎患者双肺全白,传统通气无效。


高延秋带领团队完成VV-ECMO支持,连续7天驻守床旁,最终实现从ECMO到无创通气的阶梯式撤机。


患者康复后发来的登山照片,成为团队技术突破的最佳注脚。


ECMO混合模式:30多岁青年的生死逆转


2023年,一例流感后重症金葡菌、高毒力肺克肺炎、脓毒休克患者,心跳微弱、射血分数仅25%、多器官衰竭、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团队创新采用VAV-ECMO+APRV通气模式,实现心肺联合支持。联合重症血液净化支持肝肾。


患者出院后发来的雪地亲子照,诠释了重症医学的社会价值。



免疫缺陷患者的攻坚之战


有这样一位阿姨,本身存在皮肌炎,长期应用激素,免疫功能低下,继发耶氏肺孢子菌、曲霉菌混合感染的重症肺炎、重度ARDS患者,通过清醒ECMO联合免疫调节的创新方案重获新生,凸显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目前的RICU,收治病种早已超越了单纯呼吸衰竭患者,几乎囊括所有内科复杂危重病例。


高延秋说:面对RICU这基础疾病复杂、共病多、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棘手的内科复杂病例,我们不仅要掌握危重症救治技术,更需要缜密的临床思维。



甲状腺危象的教科书式救治


29岁甲亢危象患者出现呼吸、心脏骤停,EF值仅有28%。


团队通过VA-ECMO支持联合多器官功能维护,精准的原发病治疗,5天实现ECMO撤机,后续康复训练使其完全回归社会。


出院时小李的母亲一直抓着高延秋的手,“高主任,谢谢您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挽救了我的整个家庭”......






“没有忽然变化的病情,只有病情变化被忽然发现”是高延秋经常告诫科室医师的一句话,ICU的其中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除了精湛的技术,一定要实时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RICU,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高延秋凭着这份责任心、凭着这份坚守、凭着多年内科急危重症救治的经验,为疑难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365天穿梭于病房,凌晨到深夜的身影,是她对“医者仁心”最朴素的诠释。


重症医学的哲学思考


医护人员真正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责任与担当,是在生死关头,敢于为病人着想、敢于承担、敢于把最真实的情况和希望摆在桌面的勇气。


即使是面对监护室的急危重病人,在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并愿意承担风险的前提下,我们应竭尽全力去创造可能,去延长生命,去守护那份强烈的求生欲”。


高延秋常对团队说:“对待每一个病人,你能拍拍胸脯说我们走的每一步都问心无愧吗?我们要时刻保持着敬畏生命的心,在技术和速度、人文上都持续提高”.....


技术之上的人文坚守


沟通艺术:"医生的话语权关乎生死走向。规避风险的谈话是对生命的辜负。"


团队信条:"没有突然恶化的病情,只有未被发现的征兆"——要求24小时动态评估。


价值内核:"救治质量不仅以存活衡量,更要让患者有尊严地回归生活。"


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学科引领


科室不仅是临床阵地,更是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平台,业务发展的同时,科研教学稳步推进,定期邀请专家授课,将“医教研”理念深植团队....


进一步加强紧密合作,参与多家国家级名院的多中心研究,为呼吸、重症省重点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并在2018年牵头成立疑难重症感染MDT,2022年成立医院疑难重症感染诊疗中心,2024年重症医学团队多个亚专科共同努力成功获批河南省重症医学科临床重点专科.......





高延秋始终坚信——

"重症医学是共病的艺术、支持的哲学,更是生命的修辞学。"高延秋始终践行着一个信念——

那些监护仪上的数字,终将化作患者窗外的朝阳、孩子的拥抱、书桌上的墨香……


这才是重症医学最美的注脚。






- 关注“郑州市中心医院”新媒体矩阵 -

官方微信

互联网医院

官方抖音

官方视频号

官方小红书号

官方微博

官方头条号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

官方微信

官方快手号


精彩推荐

太热了!“抱冬瓜睡觉”爆火!中医提醒:有解暑功效,但非人人适用

夏季是这种病的高发期,大约50%的女性都会经历...

守护不停歇 ~ 健康公益集市闪现中原万达!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