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北京技术!中心医院骨科实现“机器人总动员”
发布时间:2025-11-14     点击数 13 次     
字号:
A
A 标准

智控·领航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在智能化、精准化手术领域

取得突破性进展


自2025年6月

正式引入骨科手术机器人以来

凭借技术创新与优质服务

实现

“北京技术、中原落地、国际接轨”

的全新医疗格局

为中原地区患者

带来同质化精准医疗服务

树立起区域骨科医疗新标杆


毫米之间,重塑骨科手术新标准


在骨科手术中,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关节寿命与功能。


骨科机器人系统的引入,让手术实现从“经验外科”向“数据外科”的转变。


通过术前CT三维建模、术中光学导航和机械臂精准操作,医生能够将截骨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


以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例,机器人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骨骼形态“量身定制”方案,使假体位置更贴合、力线更精准、术后恢复更稳定。


智能技术的加入,让医生操作更高效,患者恢复更快速,假体寿命更持久。


这不仅是一次手术方式的革新,更是医学理念的升级。



科技加持,让患者康复更快一步


在百余例机器人辅助手术中,团队针对不同病情量身定制个体化方案:


• 原本走路困难的重度膝内翻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走路姿势更自然,行动更轻松;


• 既往膝部有内固定物的患者,机器人能精准避开金属干扰,提高手术安全性;


• 患者术后1~2天可下地行走,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KSS)达到优良标准。


“以前担心手术不准、恢复慢,这次真没想到,第一天我就能下地走了!”一位患者这样说道。精准带来的不仅是手术效果的提升,更是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信心的回归。





技术平移,打造中原智能骨科样板


作为北京积水潭医院在中原区域的技术延伸与辐射中心,郑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建立了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智能诊疗体系。


我院多次选派骨干医师赴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系统掌握机器人手术的规划与操作要点;专家通过远程指导、病例共享和联合会诊,为我院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确保每一台机器人手术都达到国际一流标准。


副院长杨德金带领团队积极推动技术落地,高新院区关节外科主任杨锴团队率先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高新院区创伤骨科主任周占锋团队随后完成机器人辅助下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标志着我院在机器人辅助手术领域实现了从单一类型到多学科应用的突破。





放眼未来,接轨国际的“智”愈新征程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中原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国际水准的精准医疗。” 杨德金表示,未来医院将依托北京积水潭医院强大的科研与教学平台,持续推动智能骨科的临床应用与技术创新,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智能化骨科诊疗体系。


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拓展机器人技术在单髁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及脊柱手术等领域的应用,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康复追踪,建设“中原智能骨科培训与转化中心”,推动从手术操作到科研创新、再到标准制定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同时,我院还将加强与国际知名骨科机构的合作,参与多中心临床研究,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与技术标准,以国际化视野引领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国际同质化的精准诊疗服务。


科技让精准成为可能,责任让温度始终如一。郑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将继续以“病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为初心,以智能技术为驱动、以高质量服务为核心,不断拓展智能骨科新边界,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智慧医疗的新时代。


精彩推荐

胡萝卜素是西兰花的29倍!这种蔬菜抗氧化、促排便、控血压,错过太可惜

喜讯:两项A++!我院卒中中心再创佳绩!

人物丨陈卓:守护每一颗牙齿,三十年用热爱点亮笑容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