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这6个排湿妙招,让你清爽过四季!
发布时间:2025-08-17     点击数 173 次     
字号:
A
A 标准


最近总觉得浑身发沉,头发油腻得快,连大便都黏在马桶上冲不净……



大概率是体内湿气在 “作祟”!

中医认为

湿气是 “万病之源”

长期湿邪缠身

不仅会让人颜值下滑

还可能引发

关节疼痛、肠胃不适等问题


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

郑州市中心医院 

中医科 王起主任 

从饮食到作息

全方位帮你 “祛湿减负”


Part.01

吃对三餐

从源头切断湿气生成

01

早餐加把 “ 祛湿米 ”

很多人早餐爱喝白粥,但白米性偏凉,反而可能加重体内湿气。不妨换成赤小豆、薏米、茯苓煮成的杂粮粥——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薏米可健脾祛湿(注意需提前炒过,去除寒性),茯苓则能健脾宁心,三者搭配堪称 “早餐排湿黄金组合”。

02

午餐加份 “ 发汗菜 ”

生姜、辣椒、洋葱等温热性食材能促进身体发汗,帮助湿气随汗液排出。推荐尝试生姜炒鸡片,鸡肉性温补虚,生姜驱寒发汗,每周吃 2-3 次,能有效改善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寒湿症状。

03

晚餐喝碗 “ 健脾汤 ”

脾胃虚弱是湿气难除的关键原因,晚餐喝山药莲子汤能健脾养胃。山药要选面山药(而非脆山药),搭配去芯莲子和少许陈皮,小火慢炖 1 小时,既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Part.02

避开 3 个 “造湿” 习惯

比吃补药更管用

01

别让空调成 “ 湿气窝 ”

夏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汗液无法正常排出,湿气易在体内堆积。建议每 2 小时开窗通风 10 分钟,或在办公室放一盆艾草,其挥发的精油能帮助驱散潮湿。晚上睡觉空调温度别低于 26℃,记得盖好腹部避免受凉。

02

洗澡后做好 “ 收尾工作 ”

很多人洗完澡只擦干身体表面水分,却忽略了耳朵、肚脐等隐蔽部位。这些地方潮湿易滋生细菌,建议用干棉签擦拭耳道,肚脐则可抹少许爽身粉保持干燥

03

拒绝 “ 久坐湿 ”

久坐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湿气在腰间堆积形成 “游泳圈”。每坐 40 分钟就起身活动 5 分钟,试试 “靠墙站”:后背贴墙,脚跟离墙 10 厘米,双手自然下垂,每天坚持 5 分钟,既能疏通经络又能瘦腰腹。

Part.03

中医小妙招,给排湿加 buff

01

生姜水泡脚

取 3-5 片生姜煮水,待水温降至 40℃时泡脚 15 分钟,水位要没过脚踝。生姜的温热能量能通过脚底穴位渗入体内,驱寒排湿,泡完后记得立刻擦干双脚,避免湿气反渗。

02

艾灸 “ 祛湿穴 ”

足三里(膝盖下 3 指)和丰隆穴(外膝眼与脚踝连线中点)是公认的祛湿黄金穴。每周用艾灸盒熏烤 2 次,每次 15 分钟,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从根本上改善痰湿体质。

03

陈皮煮水当茶喝

陈皮性温味苦,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取 10 克干陈皮用开水冲泡,焖 10 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无味。需要注意的是,陈皮越陈效果越好,新制陈皮可能有燥性,反而伤脾胃。

Part.04

3 种懒人运动,边玩边排湿

01

八段锦 “ 祛湿式 ”

其中 “双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最适合排湿 —— 站立时双手下垂,缓慢向前弯腰,双手触地后起身,重复 5 次。这个动作能拉伸脊柱,促进腰部气血循环,帮助排出深层湿气,早晚各做一组效果更佳。

02

跳绳 “ 间歇排 ”

跳绳 1 分钟能让全身发热出汗,相当于慢跑 10 分钟的祛湿效果。初学者可采用 “跳 20 秒休息 10 秒” 的间歇法,每天累计跳 5 分钟,坚持一周就能明显感觉身体变轻盈。

03

睡前 “ 踩鹅卵石 ”

脚底有脾经、肾经等多条经络的反射区,睡前光脚踩鹅卵石 3 分钟,能刺激穴位增强脏腑功能。若没有鹅卵石,用网球踩在脚下滚动也能达到类似效果,还能避免脚部受伤。



警惕 “伪排湿” 误区

这些坑别踩


01

正确排湿

很多人以为出汗越多排湿效果越好,其实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会损耗阳气,反而让湿气更难排出。正确的做法是温和运动至微微出汗即可,重点是让气血循环起来。

02

错误利尿剂排湿

有人依赖利尿剂排湿,短期内可能减轻水肿,但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真正的排湿应该是通过增强脏腑功能,让身体自主代谢多余水分而非 “强制排水”。


情绪管理

疏肝才能祛湿


01

正确排湿

很多人以中医认为 “肝木克脾土”,长期焦虑、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间接加重湿气。每天花10分钟做 “深呼吸冥想”:闭眼后用鼻深吸气 4 秒,屏息 2 秒,再用嘴缓慢呼气 6 秒,重复10次能有效平复情绪,为脾胃减负。



排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记住

健康的身体状态

从来不是靠猛药速成

而是藏在

每天的饮食、作息和运动里



供稿:中医科 主任医师 王起


精彩推荐

带你看看手术台上的“黑科技”!揭秘机器人手术

BMI超50、15年糖尿病难控?河南首例机器人减重代谢手术,给胖友们新希望

"孕期VIP服务半价体验!" 产科特需门诊开放预约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