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40多岁,土生土长的四川人
患上痛风已经超过20年
生在重庆、长在重庆的他,最爱的就是吃火锅
因体质及饮食习惯等原因,十多年前就出现了痛风结石、关节疼痛等的症状
疾病进展迅速,没几年唐先生全身多处长满痛风结石
就连耳朵上都出现了痛风结石的包块,皮肤疙疙瘩瘩,感染破溃不断,让人痛苦不已
唐先生千里迢迢从重庆赶来,见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关节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杨锴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已经两年没走过路了……”
最难受的便是双膝、双踝关节已经出现了痛风侵蚀。
踝关节完全僵硬,膝关节半脱位,僵直到三四十度的状态,不能伸蜷腿活动了,一下地就疼痛难忍。
只能靠着病情稍轻的右腿慢慢挪动,想要出门,只能靠家人和轮椅的帮助。
为了治病,唐先生辗转各地求医问药。
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控制,尿酸是逐渐降低了,但膝关节的问题是越来越突出了。
唐先生先后到重庆、成都、河北、河南洛阳多地挂号咨询。
方案是明确了:膝关节置换。
但由于痛风结晶太多,膝关节黏连、脱位,下肢短缩,屈曲挛缩畸形,手术复杂,风险巨大。
多家医院都说,这个手术过于复杂。
唐先生满脸忧虑,迟迟不太敢做决定。
就在他迷茫的时候,无意间刷到了关节外科主任杨锴的科普视频。
专业的风范,亲和的态度一下子让唐先生找到了方向。
“杨主任太好了,就是他了!”
买了火车票,唐先生与家人在中秋节前赶到了郑州。
见到杨锴,在关节外科住院后,就手术方案,唐先生和杨锴进行了多次沟通。
唐先生:我太痛苦了,两个膝盖都要做,一次做还是分开做?
杨锴:同期进行双膝关节置换会增加手术风险,短时间进行第二次手术也不利于身体机能恢复和康复。
最终,杨锴与唐先生决定先进行左膝手术。
术后间隔一个月再进行右膝手术。
紧张的手术在周三一早准时开始,手术难度超乎想象。
第一道难关:清除痛风结石
患者的膝关节周围皮肤上都有好几个痛风结石,切口后皮下冒出几个结石块。
·
髌骨都与股骨滑车粘连在一起,关节囊满布一层痛风结石,造成软组织关节囊没有弹性,手术暴露困难。
第二道难关:
膝关节僵硬、脱位,下肢短缩
因为没有活动,软组织粘连,没有弹性。
膝关节长期屈曲挛缩脱位,复位后软组织紧张,不能恢复正常长度。
去除骨赘后进行模具截骨,膝关节仍然不能伸直。
适当加截骨头,充分松解软组织,仍不能完全伸直,只能靠术者的经验在截骨和松解软组织之间寻找平衡,在膝关节活动度和保留骨量之间权衡利弊。
·
这一步,是手术中耗费时间最长的步骤。
第三道难关:骨缺损
患者痛风蚕食骨质,左膝股骨外侧髁几乎完全缺损,术中失去了解剖参考标记,安放假体失去骨质基础。
第四道难关:骨质疏松
患者长时间卧床或坐轮椅,骨质疏松严重,韧带脆性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术中骨折,韧带损伤。
第五道难关:
膝关节假体选择
患者内翻、屈曲挛缩、脱位。
膝关节复位后软组织张力大,假体局部应力大,常规假体极易出现松动,必须选择加延长杆的半限制性假体。
第六道难关:感染
患者膝关节周围皮肤条件差,痛风结石多,术中清创不彻底,缝合不严密,无菌操作不规范,术后营养跟不上,出现术后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就要求术者精细,规范,稳健,迅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当然还有损伤神经、血栓等其他风险。
术中每个步骤必须精细充分,一个止血带不能完成,就会增加出血感染的机会。
手术三个小时,杨锴主任严谨有度,一丝不苟。
每个步骤都精准完成。
术中,保留了骨量,平衡了软组织,重要的是膝关节基本达到伸直(欠15度),下肢力线良好。
因为完全伸直,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截骨,术中需减少截骨量,且术后配套良好康复可以基本恢复伸直。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失血少,患者术后没有输血,血红蛋白也一直维持在100g/L以上。
术后
ERAS康复流程
让唐先生48小时内
就拔除了引流管
在助行器的保护下
也能下床锻炼了
经过康复指导
锻炼肌肉收缩及膝关节活动度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唐先生切口愈合良好
唐先生竖起大拇指
对杨锴说不完的谢谢
立马就要求做右膝
经过杨锴耐心解释沟通
为了让身体
恢复到更好的状态
减小手术风险
唐先生最终按照原计划出院,一个月后再进行右膝手术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
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红肿、疼痛、发热等,疾病最终进展进入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痛风与饮食、遗传、生活习惯、其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发现关节疼痛、尿酸高应尽早到医院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咨询,避免疾病进展加重。